中国农业离现代化还有多远?
作者:周双文
中国是一个以内陆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国,中国在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朝代,没有哪一个皇权可以通过传统农业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的法治化。那是因为传统农业是一个小农经济,所谓的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是看天吃饭,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社会。在一个乡土社会,是不需要社会分工与专业协作的,没有社会分工与协作,也就谈不上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就做不起来。正所谓没有专业化就没有规模化,没有规模化就没有标准化,又何谈现代化呢?任何一个产业或行业的现代化,首先是分工,没有分工就不可能有专业化的出现。这个道理早在亚当·斯密的伟著《国富论》中造针例子中就提出来了,正是因为专业分工,相互协作生产,才使得整个产量成千上万暴增,而西方的工业革命也皆源于纺织机的分工开始。所以在历史上,我们看不到一哪个朝代可以通过农业的种植来实现国家的现代繁荣。
所谓的小农经济是说,我们的农业是分散式的,是无为而治的,是以家庭为单元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除了铁盐之外,其它皆可自力更生,所以封闭、稳固、一成不变是小农经济社会的主要特点。之所以称为小农,是因为难以规模化,不能规模化也就无法商业化了。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特点,于是中国的经济永远处于一种手工作坊阶段,无法上升到机械化生产时代,最典型的就是“男耕女织”,因此,中国传统农业又是一种“男耕女织”式的生产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在历史上,中国出土的各种艺术品是那样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即便今天的高科技模仿也无法企及,手工业如此发达就是这个原因,因此中国又是一个文化艺术大国。
中国在历史上没能通过传统农业来走向现代繁荣,原因是小农经济的存在。那么中国能不能打破这种小农经济的格局呢?于是,有人提出了要改造中国传统农业。像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指出,中国农业要走向现代化农业,就要从过去的计划走向市场,通过市场来调动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通过对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提高农民的边际收益,只有农民的收入提高了,才会有动力投入新的生产要素到农业中去,最终实现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同样,许多学者还提倡和学习西方那种高度机械化,高度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要将中国的传统农业改造为像西方那样大规模的机械化,专业化,现代化生产。用机器取代人,解放生产力,也就是要脱离中国落后的小农经济下的低效率模式,转变为大规模化的依靠机械化生产方式来实现所谓的高效设施农业。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一股难以逾越的鸿沟。小时候,村里的一位农民大伯,不知从哪里弄回来一台“铁牛”,也就是所谓的能犁田的拖拉机。他将这个“铁牛”往在田里一放,发动机一开,不到半个小时一亩田就轻松犁完,在那样一个依靠水牛拉犁的年代,突然见到了一台可以自动犁田的“铁牛”,半小时就解决了一个人一天的劳动量,整个村庄如同炸开了锅,没有一个人不说“铁牛”的神奇与好。不用吃草,不用喂食,也不用人看管,只要喝一点油,犁田时又快又轻松,何乐而不为?于是我就想,如果每户人家都有一台“铁牛”的话,那种田该多快呀!
是的,既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好东西,且能带来好处的工具,用经济学的说法就是生产要素,人们没有道理不去投入。这是一个很寻常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却包含着一个很宏大的愿望。只不过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个愿望所体现出来的意义。也不知道使用“铁牛”的耕田方式其实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体现,让机器取代人,节约人力,提高生产效率,这不是现代化是什么?
然而十几年过去了,当我每次回到农村老家时,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中,我依然看到的是田野间中那再也熟悉不过的牛拉犁的景象。在南方一带,大部分村庄仍然在利用牛拉车的方式在耕田。那所谓的神奇“铁牛“依然是不多见。为什么一个如此有效的农业生产工具,为什么就无法普及和推广呢?为什么农民不愿意投入生产要素去提高生产效率呢?
我们可以看出,小农经济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时间中,有它固有的顽固性和持久性。我们要想在短时间内打破这种小农经济的格局是不现实的。这种顽固性的背后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可以通过资金的投入,机器设备的购买就可以改变的。从本质上来讲,它是中国人几千年生存环境下形成的传统意识形态,稳固得坚若磐石。(未完)